【刑事辩护律师】单位员工被抓,立即解除劳动合同认定为违法

分类:时事点评    时间:(2014-12-26 15:11)    点击:343

  【基本案情】

  某公司员工苏某到当地一个大型超市购物,当他看到超市内两支精美的钢笔价值600余元,苏某正准备向服务员询价,却发现无服务员在场,于是他偷偷地将钢笔揣进怀中匆匆离去。他的行为被超市的监控捕捉到了,随即被超市保安在超市出口当场抓获,并被扭送当地公安机关。

  公安机关对苏某实施了拘留。两天后,苏某被拘留的消息传到了其所在工作单位,单位领导认为:苏某既然已经被拘留了,说明他是被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,于是单位根据《劳动合同法》第三十九条第六项关于“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,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”的规定,作出了解除苏某劳动合同的决定。

  拘留一周后,因苏某盗窃的财物价值数额较小,公安机关依据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对苏某实施了行政处罚,将他释放。苏某从看守所回来后,对单位作出的与自己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不服,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,请求撤销某公司解除其劳动合同的决定。最后仲裁委经审理后,依法作出仲裁裁决,支持了苏某的主张即撤销某公司解除其劳动合同的决定,立即恢复履行其劳动合同。

  【争议焦点】

  本案焦点:职工被拘留后能否立即解除其劳动合同的问题。

  《劳动合同法》第三十九条第六项规定的“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”,根据原劳动部《关于贯彻执行〈劳动法〉若干问题的意见》(劳部发[1995]309号)第二十九条第二款:“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的、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、被人民法院依据《刑法》第三十二条免予刑事处分”的规定,在劳动者被公安机关、司法机关收容审查、拘留或者逮捕的时候,不应立即解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。因为,劳动者被公安机关收容审查、拘留,或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,并不意味着该劳动者就一定是罪犯,有可能只是涉嫌犯罪的人员,经审查可能不构成犯罪。经审查不构成犯罪的,其司法机关应当无罪释放。而这时若劳动者回到用人单位,劳动合同已被解除,其用人单位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,也属于无效解除动合同的行为,还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。本案中,苏某正是属于这种情况。

  通过本案说明,用人单位在处理涉嫌犯罪职工的劳动关系时,一定要等司法机关的判决结果出来后再作处理,不然会因处理不当而引发劳资纠纷。

该文章已同步到:
发表评论
匿名:
验证码:   匿名评论
温馨提示: 沈辉律师提供“婚姻家庭  遗产继承  损害赔偿  交通事故  劳动纠纷  ”等法律服务。
如果您有法律问题可以点此咨询沈辉律师,沈辉律师会为您的法律咨询提供解答。
您也可以拨打沈辉律师的电话进行法律咨询:13982195329,咨询时说明来自法帮网能达到更好的效果。

沈辉律师网
FABANG LAWYER
法帮网首页 | 法律咨询 | 成都律师 | 成都律师事务所 | 法律知识 | 法律专题 | 法律法规
沈辉律师主页,您是第100452位访客